湖南钢结构领导品牌-广联钢结构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 广联动态

我国钢铁行业 2017运行情况分析及趋势展望

本文来源:色涂君网络      发布日期:2017-12-12 11:23

    钢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在工业现代化进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年份,2017年各项去产能措施持续推进,取缔地条钢、释放优质产能等政策陆续出台,对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钢铁行业经历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去产能取得显著成效,钢铁产量实现增长,消费逐步回暖,钢铁价格震荡上行,钢企盈利水平大幅增长。

  十九大报告强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存量资源配置,扩大优质供给,实现供需动态平衡。展望未来:钢铁行业将继续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各项工作,钢铁优质产能将陆续释放,供需将趋于平稳,钢价或将回归合理水平,钢企债转股将取得实质性进展。

  目 录

  一、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 地条钢取缔,去产能提前完成任务

  2. 钢铁PMI指数先涨后跌,总体高于去年

  3. 生产消费实现双增长

  4. 出口钢材产品大幅减少,进口钢材产品相对平稳

  5. 钢材价格震荡上行,整体处于高位

  6. 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滑态势,累计增速持续为负

  7. 钢铁行业规模缩小,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

  8. 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增长,降本增效压力仍然较大

  二、钢铁行业运行趋势展望

  1. 去产能将继续深入推进,效应将边际递减

  2. 钢铁进出口将以回流国内为主,高附加值板材影响较小

  3. 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环保政策制约,钢材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

  4. 国家严控新增产能,钢价或将回归合理水平

  5. 焦炭价格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铁矿石动态结构性问题仍将持续

  6. 去产能逐步向提质过渡,钢铁有效供给水平将不断提升

  7. 国企改革将逐步释放红利,钢企债转股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三、价格波动风险提示

  2017年以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钢铁行业去产能、取缔地条钢效果显著,优势产能加快释放,因化解过剩产能、清除地条钢和环保限产腾出的市场空间,通过合规企业增加产量和减少出口得以补充。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均保持增长,出口延续低迷态势,国内需求支撑进口。与此同时,当前国内宏观经济运行良好,为钢铁行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了良好支撑,钢材价格高位波动,钢厂利润明显改善。前三季度,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利润总额达2413.40亿元,同比增长118.50%,增速较去年同期提高22.12个百分点;中国钢铁协会会员钢铁企业累计实现利润919亿元,同比增长3.74倍,盈利水平大幅增长。随着北方秋冬季环保限产逐步进入落地期,预计钢铁行业供需两端都将有所趋缓,国内钢材市场价格将在高位呈现偏弱走势。

  展望未来1-2年,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释放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机械、汽车和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钢材需求将保持平稳。不过,随着供暖季的临近,环保限产措施将陆续在部分省市地区实施,后期钢材产量会有所减少,钢材价格有上升的可能,但难以出现继续大幅上涨的走势。

  一、2017年钢铁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地条钢取缔,去产能提前完成任务

  化解过剩产能、出清落后产能是当前我国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一个中长期任务。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目标,到2020年,产能过剩矛盾将得到有效缓解,粗钢产能较2015年要净减少1-1.5亿吨。2016年,钢铁行业成功化解过剩产能6500万吨,并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但随着去产能工作的深入以及各方利益博弈日益激烈,2017年成为了政府眼中钢铁去产能的“攻坚之年”。截至2017年9月底,全国共化解钢铁过剩产能1.2亿吨,完成全年去产能任务的94.8%;同时在17年解决了萦绕我国钢铁市场已久的地条钢问题,截至2017年6月30日,全国共取缔6000多家“地条钢企业”,进展符合预期,行业供给结构快速改善,按照五年规划1-1.5亿吨的钢铁产能去化任务,诸多非主要钢铁省份已经提前完成任务。

  2.钢铁PMI指数先涨后跌,总体高于去年

  2017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PMI指数先涨后跌,总体高于去年。2017年9月,钢铁行业PMI指数为53.7%,连续五个月处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表明钢铁行业持续处于扩张状态,景气格局维持高位。主要分项指数中,生产指数小幅下降,新订单指数、新出口订单指数和购进价格指数显著回落,产成品库存指数回升但仍处在50%以下的收缩区间。PMI显示,国内钢材市场在经过7、8月份持续超预期的表现之后,进入9月份整体旺季不旺,生产和需求表现都稳中趋缓,钢材出口维持低位,企业库存有所累积,原材料价格也从高位出现回落。

 

       3. 生产消费实现双增长

 

  生产方面,在高利润刺激下,当前钢铁企业产能释放仍在加快,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生铁、粗钢、钢材产量均保持增长。但随着焦煤、焦炭等原材料价格的持续大涨,加之北方钢厂采暖季限产临近,钢厂对原料补库积极性减弱,后期钢厂生产或将有所趋缓。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9月,我国生铁产量54614.12万吨,同比增长3.2%,增速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1-6月下滑0.2个百分点;粗钢产量63873.05万吨,同比增长6.3%,增速同比提高5.9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1-6月提高1.7个百分点;钢材产量82986.3万吨,同比增长1.2%,增速较上年同期回落1.1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1-6月提高0.1个百分点。

  消费方面,从宏观数据来看,作为钢材消耗主力的固定资产投资在2017年9月继续保持增速略微放缓的态势,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17年1-9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458478亿元,同比增长7.5%,增速比1-6月份回落1.1个百分点。其中,1-9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达到8.1%,比1-6月回落0.4个百分点,增速比2016年同期加快2.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保持了良好的韧性。1-9月基础设施投资(不含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99652亿元,同比增长19.8%,增速比2016年同期提高0.4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上半年回落 1.3个百分点。交通运输业表现抢眼,2017年1-9月,公路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375亿元,同比增长23.9%,铁路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5455亿元,同比增长0.6%;水路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2亿元,同比下降7.3%;民航建设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70亿元,同比增长 16.3%,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拉动了一定比率的钢材需求增长。2017年1-8月,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5.19亿吨,同比增长11.4%,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6个百分点。

 

 

  4.出口钢材产品大幅减少,进口钢材产品相对平稳

  2017年前三季度,国内市场继续回暖、钢价保持高位运行,加之外部竞争环境没有明显改善,加拿大、印度、美国等国家频频对我国钢铁产品发起贸易救济调查,综合影响下,我国钢材出口延续低迷态势,当月出口量创近三年来新低,累计出口量同比大幅萎缩。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1-9月,我国累计出口钢材5960万吨,同比下降29.8%,降幅较2017年1-6月扩大1.8个百分点,而上年同期为同比增长 2.4%。

 

伴随钢材进口价格回落,国内宏观经济稳定支撑钢材进口需求,2017年前三季度累计进口量保持增长,且增速有所反弹。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17年 1-9月,我国钢材进口量为1001.0万吨,同比增长1.8%,增速较2017年1-6月和上年同期分别回落3.5个和提高0.8个百分点。

 

  5.钢材价格震荡上行,整体处于高位

  2017年三季度,国内钢材市场价格震荡上行,整体处于高位。从平均水平看,今年前三季度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00.14点,同比上升 46.92%,其中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升54.23%,板材价格指数同比上升39.98%。其中,二季度,国内钢材市场走势分化明显,线材、中板、冷轧板现货价格下跌,螺纹钢热轧板价格保持上涨。

  截至2017年9月末,线材的价格4256元/吨,较上个季度下跌13.95%,同比上涨64.07%;螺纹钢价格4037元/吨,较上个季度上涨7.40%,同比上涨60.52%;中板价格4052元/吨,较上个季度上涨15.94%,同比上涨50.58%;热轧板价格4220元/吨,较上个季度上涨13.96%,同比提高45.02%;冷轧板价格4665元/吨,较上个季度上涨14.99%,同比上涨31.67%。

 

 

  6.固定资产投资延续下滑态势,累计增速持续为负

  随着钢铁去产能不断深入,环保、生产、质量等方面产业政策日趋严格,受此影响,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大幅下滑。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7年1-9月,我国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2746.9亿元,同比下降11.2%,降幅较2017年1-6月和上年同期分别缩小0.7个和扩大 10.8个百分点。钢铁行业累计投资额占全国投资额比重为0.6%,占比较上年同期下降0.1个百分点。

 

 

  7.钢铁行业规模缩小,资产负债率进一步降低

  2017年1-9月,全国钢铁行业共有企业8512家,较2016年同期减少675家。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的资产总计达到64792.70亿元,同比增长4.50%,增速较2016年同期上升6.37个百分点;负债总计达到42395.30亿元,同比增长2.60%,增速较2016年同期上升 4.26个百分点。2017年钢铁去产能工作已完成预定目标任务,依法取缔地条钢任务按期完成。按照有关目标,力争经过3-5年的努力,使钢铁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降到60%以下。截至2017年9月底,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65%。

 

 

  8.钢铁企业盈利水平大幅增长,降本增效压力仍然较大

  据中国钢铁协会统计,2017年1-9月,全国钢铁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销售收入53544.7亿元,同比增长23.10%,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高27.19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1-6月回落0.1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达2413.40亿元,同比增长118.50%,增速较2016 年同期回落153.91个百分点,增速较2017年1-6月提高22.12个百分点;行业内亏损企业的亏损总额达190.10亿元,同比减少 48.20%,增速较2016年同期提高9.87个百分点。2017年前三季度,钢价保持高位运行,加之钢铁企业产销形势良好,综合影响下,钢铁行业销售收入累计持续高速增长。随着钢铁企业销售收入持续扩大,以及钢铁企业不断加强“降本增效”措施,加之铁矿石价格回落增大盈利空间,钢铁行业盈利能力持续回升,利润总额累计继续保持超高速增长。鉴于当前钢铁行业销售利润率相较整个工业仍然偏低,预计利润高增长态势仍将维持较长一段时间,以推动行业合理利润水平的恢复。

 

 

  二、钢铁行业运行趋势展望

  1.去产能将继续深入推进,效应将边际递减

  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化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工作的第一要务,应着力发展实体经济,稳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表明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仍是接下来的工作要点。预计未来去产能仍将持续,但去产能任务的进度和规模都将放缓,去产能给钢铁行业带来的提升效果将边际递减。

  一方面,产能布局将略有变化。经过两年较为严格的去产能推进,我国主要钢铁省份如河北、江苏、山东、辽宁、湖南、河南、四川、云南等地进展较快,钢铁行业整体北重南轻的格局略有改善,但总体变化不大。预计未来随着宝钢湛江一期、武钢防城港等重大沿海基地项目逐步建成投产,华东钢铁产能不足的问题将有所改善,但西南和华南产能不足的问题还会延续。

  另一方面,产能增速较慢。当前现有产能约在10亿吨左右,产能利用率逐步恢复到80%水平。在当前钢材市场产业集中度不高且处于充分竞争的市场格局下,主要产量规划仍然是以销定产。同时非主要产钢区产能逐步减少,产量逐步向主要城市集中趋势较为明确。整体上,传统钢铁大省仍然增量较多,但由于河北、江苏两省的去产能任务较重对其产量释放影响较大,产量增速较慢。

  2.钢铁进出口将以回流国内为主,高附加值板材影响较小

  2017年国内钢铁市场的回暖和内销利润回升是导致钢材出口下行的主要原因,同时供给侧改革的政策取向更倾向将改革红利释放的利润留在国内,钢材的低价大规模出口所导致的贸易摩擦与我国寻求稳健外部环境的政策取向也相违背。当前,钢材出口国家除南美国家增多外,其他区域均有所减少。出口产品的种类中,只有高附加值板材影响较小,出口的平均价格跟随国内价格上行。预计2018年钢材出口回流的趋势将大概率延续,出口国别将呈现普遍下行走势,高附加值板材仍将具有较高竞争力。

  3.全球经济持续复苏,环保政策制约,钢材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

  当前,全球经济呈现持续复苏态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0月份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显示,2017年全球经济将增长3.6%,比上年增速提高0.4个百分点。另据国际钢协(WSA)10月份发布的短期预测,2017年全球钢铁需求将增长2.8%。

  从国内需求形势看,随着供暖季的临近,环保限产措施将陆续在部分省市地区实施,后期钢材产量会有所减少。一方面,环保限产措施对供需均有一定影响,且在实际执行中会有一定的前提条件,而不是“一刀切”的政策,钢材产量不会大幅减少;另一方面,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还会释放出更多、更有针对性的稳增长政策措施,国民经济有望继续保持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机械、汽车和家电等主要用钢行业有望保持较快增长,钢材需求将保持平稳增长。

  4.国家严控新增产能,钢价或将回归合理水平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去库存”导向使得整体的库存水平压得较低,直接制约了钢材价格下跌空间。截至2017年11月3日,五大品种钢材库存为981.26万吨,属于近十年来的较低值,仅高于去年的库存水平。从库存结构来看,上游钢厂库存全年处于低位,加上去 “地条钢”的背景下造成的阶段性供需缺口,引领价格快速上升。

  从政策层面看,当前仍有需求支撑钢价处于较为合理的水平。由于限产、限工等政策在不断影响生产过程和相应规划,尤其在取暖季之后,前期受压抑的需求逐步释放将再度出现短期供需不平衡状况。预计2018年钢材价格走势将持续高位震荡,其中螺纹钢震荡空间在3500-4200元/吨,热轧震荡空间为 3700-4500元/吨,但2018年震荡幅度可能较2017年收窄,稳定的价格波动区间是未来政策的主要引导方向,有利于钢铁行业以及下游各行业的良性发展。

  5.焦炭价格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铁矿石动态结构性问题仍将持续

  焦炭价格主要跟随钢厂补库和去库波动,顶部价格跟随钢价波动其中,2016年焦炭价格波动主要源于成本端口焦煤价格的推升,2017年价格波动来源于下游需求端钢厂的补库动力和去库节奏,今年6月以来的9轮提涨完全映衬当时粗钢产量的屡创新高,9月以来价格的暴跌同样源于钢厂补库结束后面临限产的购货动力不足。焦炭价格的阶段性底部往往在吨焦利润持续在-100元/吨的水平,顶部空间方面也主要源于下游钢厂的补库节奏及钢厂利润的走势。焦炭价格不确定性源自于其供给端同样受钢厂环保限产影响。 2018年应持续关注3月供暖季限产结束后钢厂正常生产恢复的关键时点,预计焦炭价格仍将呈现区间震荡走势,二级焦价格波动区间在1400-2000元/ 吨。

  由于全球铁矿石供大于求的格局是中长期趋势,总体供过于求的格局较难解释铁矿石的价格波动。2017年铁矿石价格的波动一是受突发性事件及季节性产量波动规律的影响,二是主要受钢厂的补库和去库的影响,同时高低品矿的价差和块矿粉矿的价差扩大的趋势得到延续,这些均是供给侧改革政策所带来的产业面变化,2018年这些趋势可能仍然存在。

  6.去产能逐步向提质过渡,钢铁有效供给水平将不断提升

  多方面严格管控环保,钢铁行业环保水平将持续提升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一是要推进绿色发展,二是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三是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四是要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环保治理提到了极为重要的战略高度。作为高耗能、高排放的钢铁行业,在环境保卫战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从炼焦、烧结、炼铁、炼钢到轧钢整个冶炼工业均涉及不同类型污染物的排放。

  钢铁行业的环保技术提升一直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的重点,十三五规划要求钢铁企业实施绿色改造升级,加快推广应用和全面普及先进适用、成熟可靠的节能环保工艺技术装备,全面完成烧结脱硫、干熄焦、高炉余压回收等改造,淘汰高炉煤气湿法除尘、转炉一次延期传统湿法除尘等高耗水工艺设备等。环保治理是长期而复杂的过程,“2+26”城市秋冬季限产将成为中长期治理环境的主要操作方式,预计区域限产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钢铁行业环保水平将持续提升。

  钢铁行业随制造业升级而发展

  2016年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明确指出到2035年我国建成国家级行业创新平台和一批国际领先的创新领军企业,整体实力达到世界制造强国阵营中等水平。我国钢铁行业低端钢材产品供应过量而高端产品供给不足一直制约着高端制造业的发展,是钢铁行业亟需提升的主要关键点。2016年我国特殊钢产量约3725.51万吨,仅占粗钢总产量的4.61%。与同期日本特钢的占比22.94%相差悬殊,这说明我国钢铁产品技术水平提升仍有较大空间。

  钢铁工业五年规划的目标是培育形成一批钢铁智能制造工程和智能矿山,产品质量稳定性和可靠性水平大幅提高,实现一批关键钢材品种有效攻击,实现我国钢铁工业由大到强的历史性跨越。在刚刚结束的十九大会议上,党中央把坚持制造业发展路径、加快建设制造业强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作为我国未来主要的指导方向,这是发达国家在供给侧改革的中后期提升供给端质量的一致发展趋势。根据《钢铁工业调整升级规划(2016-2020年)》的规划,高附加值产品、高端制造业钢铁新材料在未来产品的占比将逐步增大,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领域,先进轨道交通装备领域、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领域、电力装备等领域均是我国未来钢材产品技术发展的主要着力方向。

  7.国企改革将逐步释放红利,钢企债转股有望取得实质性进展

  各发达国家供给侧改革的实现路径表明,当前我国仍处于改革的第一阶段,即大规模行政性去产能及控制新增产能,恢复行业正常供需结构,恢复企业经营利润和现金流水平的阶段。未来,钢铁行业的改革规划仍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和落地实施,本质上促使经济结构的转型,从工业化国家向服务业经济转型的过渡期已经到来。预计第二阶段将在利润和经营现金流逐步恢复的基础上开展大规模区域性并购重组及跨区域企业整合,提高产业集中度。第三阶段将逐步提高研发投入、提高产品高附加值的钢材料品种,实施产业技术升级,实现配套高端制造业所需的原料需求。

 

据相关部门统计,截至去年年末,全国钢企总负债超4万亿元。债务问题是目前钢铁行业去产能、去杠杆的核心问题之一,如果妥善有效的解决债务困境,将更有力的推动目前国内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的进程。而作为去杠杆和解决企业债务危机的重要举措,债转股近年来多次被决策层提及。自2016年10月中国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及其附件《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后,新一轮市场化债转股启航,然而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呈现出规模不足、项目资金高、银行风控严、退出机制尚待完善等若干问题,使得钢企债转股推行进展缓慢。当前我国进入了国企改革的黄金窗口,集团资产债转股、跨区域并购重组、混合所有制等均是本轮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国企改革将逐步释放红利,成为供给侧改革第二、三阶段的主要发力点。预计2018年债转股层面的推进速度将会加快。

 

  三、价格波动风险提示

  2015年11月以来,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拉开序幕,钢铁行业迎来了一场巨大变革。众多因素如环保政策收紧、国内需求下降、原材料成本上升等对钢铁行业价格的影响日益突出,这种影响更多的表现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上。今年三季度,大部分上市钢企盈利赶超上半年,其中螺纹钢7月至今平均吨钢毛利800元左右,远超上半年的471元;热卷钢7月至今平均吨钢毛利 740元左右,较上半年高400元左右,已修复至2007年以来的阶段性高点。最保守预计采暖季限产将压缩8-9%的钢铁生产,届时钢材供应阶段性的短缺极易造成钢价短期的大幅波动。钢价的大幅波动性为钢企及相关行业带来重要影响,同时也影响着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

  第一,价格波动受到环保政策收紧影响较大。国家将化解钢铁行业过剩产能作为“十三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坚持严格控制新增产能,新建项目等量或减量置换,不允许单纯新建、扩建产能的钢铁项目;大幅提高钢铁行业节能减排标准、环保技术改造投资和违法成本;取消含硼合金钢出口退税,抑制低端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等。预计未来,市场反应较差或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钢铁企业受到的政策调整风险较大,商业银行应警惕相关风险。

  第二,价格波动受宏观经济下行,需求增速放缓影响较大。2016年下半年以来,发达国家整体经济环境好转,经济增速与通胀率上升,就业市场趋紧,各央行暗示宽松货币政策已达极限,后期继续扩大宽松几无可能。国内国庆前后密集出台热点城市房地产调控政策,引发房地产价格下跌、资金外流压力与经济增速下滑预期,汇率贬值的通胀效应驱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预计我国经济中短期仍处于弱复苏格局中,下游用钢需求难以改观,钢铁行业将面临较大挑战。

  第三,价格波动受原材料价格变动影响显著。我国钢铁行业的主要原材料是铁矿石、焦炭、炼焦煤等,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对钢铁行业的效益有重要的影响。自2016年以来,随着煤炭价格的持续上涨,钢铁企业遭遇到成本难题,利润不断下降。同时,我国钢铁行业进口铁矿石的价格受制于三大矿山企业(巴西的“淡水河谷”、澳大利亚的“必和必拓”和“力拓”),议价能力不强,短期内较难摆脱这种被动局面。

  第四,价格波动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较大。近年来,我国钢材出口贸易摩擦不断增多,反倾销、反补贴案件大幅增长。2017年前三季度已经达到32起,涉案产品数量约1000万吨,涉案金额52. 6亿美元。钢铁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较多。受到贸易摩擦影响,我国向欧盟、美国、南美钢材出口量下滑,商业银行应警惕相关风险。





联系广联钢构

15973379888

  • 15973379888许总
  • 15973379888
  • 992850119@qq.com
  • 湖南省醴陵市东富镇中心派出所附近